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论计划经济(一)——初识篇


  在当今信息社会以及未来的智能社会中,什么样的经济是符合人类发展的?笔者从人民大众的视角出发,跳出知识精英的条条框框,对计划经济进行一定深度的探索与研究,如有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同志能够批评指正。(本文约3万字,陆续发表)。

  现如今一提到经济,大多数人似乎只知道有市场经济,只知道市场经济的大、强、好,只知道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好像市场经济就是经济的唯一类型、唯一代表、唯一标志!我们人类有史以来难道只有市场经济吗?难道只有市场经济才是经济的最佳代表吗?难道只有市场经济所代表的规律才是经济的客观规律吗?事实上,这些疑问背后有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性忽视的经济类型、经济代表和经济标志,那就是计划经济!回顾整个人类历史尤其是劳动人民的历史,不难发现计划经济的确与众不同、闪闪发光、潜力无穷!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者究竟孰优孰劣呢?它们各自的本质又是什么?在当下的信息社会以及未来的智能社会,我们到底是应该选择计划经济还是选择市场经济呢?首先要声明一点,无论怎么形容计划经济或者市场经济,比如xx的计划经济或者xx的市场经济,都不能脱离各自的本质,一旦脱离了本质,所谓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就发生了质变,就不能继续称为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了,说白了就不能提这个概念了,也不能形容这个概念,更不用说再去如何修饰这个概念了。再比如,小到妓院、赌场,大到罗刹国以及颠倒的社会和整个精英世界,那么无论剥削精英阶级以及普通人民大众怎么形容和修饰它们,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们还是它们,它们的本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不过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他们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量变,而质变的发生就如真理一样难以正确把握,尤其是在事物的质变发生的初期,只有少数人才能感知这种变化,并在正确的大众检验后接受和尊崇它,并形成正确的理论指导,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坚持“实践—理论—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你接受和尊崇什么样的概念,就代表了你的立场和良知。

  请大家认真思考以下问题,社会主义的妓院难道不是妓院吗?社会主义的赌场难道不是赌场吗?社会主义的罗刹国难道不是罗刹国吗?社会主义的颠倒世界难道不是颠倒世界吗?社会主义的精英世界难道不是精英世界吗?那么将社会主义换成共产主义呢,其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蓄意利用人类文明中正面、进步、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事物去形容或修饰人类文明中负面、反动、禁锢、偏私、邪恶等事物,即用真善美的追求去形容或修饰假恶丑的追求,这是什么天道?什么天理?什么人伦?什么道义?什么人心?我们认真反思一下,市场经济给国家经济主权(造币权,定价权,汇率议定权)到底带来了什么影响?有没有可能,那些打着“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坚持生产力标准”等漂亮旗号的剥削精英阶级,实际上正在疯狂地破坏着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产力呢?

  那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它们的社会性究竟是怎样的!可以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这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地区、民族、种族的共识。离开了社会性(主要是阶级性),人民大众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就不容易把握。

  先不论经济发展得如何,是更富裕也好,还是更穷困也罢,都要面临一个最终利益分配,即蛋糕怎么分。资本主义丛林法则下的利益分配是这样的,国际垄断资本集体或官僚精英集团拿走一大半,剩下来的一小半给中小资本集团,最后剩余的小部分留给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是当今乃至私有制社会绝大多数剥削历史时期中人民群众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说人类贫困的根源在哪里?可以说,就在于私有制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即到底是剥削性质,还是非剥削性质的?在社会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社会生产关系、劳动手段(科学技术)等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受剥削的方式和程度直接决定了物质财富的多寡,即剥削与受剥削方式越无底线,剥削与受剥削程度越大,贫富差距就越大。私有制下市场经济的分配就如网络上流传的寓言故事《狮子分肉记》那样,99%的人民大众越来越穷,1%的剥削精英阶级越来越富!

  对不同历史阶段而言,贫富差距从来不是单方面分散地和过去相比的,而是多方面综合地和过去相比的。本质上只有不同历史阶段的相对贫富差距,对人与人来讲,才有重要的评判意义和研究价值。而不同历史阶段的绝对贫富差距,对人与人来讲,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评判意义和研究价值。因为除特殊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外,总体而言社会生产力是在不断进步之中,物质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之中。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现在的物质发展水平以及物质生活条件肯定要比过去的好,未来的要比现在的好,这是一个基本常识。要想有效评判不同历史阶段的相对贫富差距,有一个参考标准既简单又可靠,它就是劳动养活率,即一个劳动力(适龄劳动者)可以养活一家几口人。这样的相对贫富差距才能真正反映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实际状况。因此,对人类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评判和研究要以相对贫富差距为主、绝对贫富差距为辅。

  那么,不同的经济类型该如何识别和区分呢?人们或许首先想到的就是分配,单以分配来区分经济类型是不全面、不科学的。难道实行集中统一分配方式的经济就一定是计划经济?实际上,计划经济不单单具有这一个要素,而且也不可能是若干要素中某一个要素所独立地起作用。

  分配只是一种结果,并不代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经济的主要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讲,分配只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或某一阶段的现象,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本质。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它们都是经济!都离不开经济的根本属性!经济的根本属性就是实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并且能够可持续地进步发展!所以,单从分配上来讲,物质和精神即使分配得再富足,也不能代表个体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真正的和谐共生!

  发展经济实际上是最简单的,其核心秘密就在于公平正义。只要实行了公平正义,经济发展就会变得很容易,历史的正反面都给出了答案。正面案例:社会主义苏联和新中国在实行计划经济政策后,通过快速的工业化,从一个农业国迅速转变为一个工业强国。反面案例:纳粹德国在实行贸易平衡政策和财富平等分配政策后,失业率大幅下降,经济得到显著复苏,GDP增长率非常显著,尤其是在1933年至1939年期间,实现了快速增长,某些年份GDP增长率甚至超过100%,国民生产总值也增长了100%以上,仅仅几年时间,德国市场上就再也找不到一件只有老板买得起而工人买不起的消费品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实行公平正义的经济就是真正的计划经济了。真正的计划经济不仅要实行公平正义,还要实行自由民主。即真正的计划经济就是公平正义与自由民主有机结合的经济体系!公平正义是阴,是势能,是原力,是根本,是保证,是静态的。自由民主是阳,是动能,是活力,是枝节,是风险,是动态的。如果做不到公平正义,那么发展经济自然就很困难了,同时也使得事物发展的现象变得更加复杂了。

  我们绝不能光讲分配,更不能打着分配的幌子一直在追求分配,真正进步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遮蔽、掩藏、迷惑、歪曲和颠倒的。所以说,计划经济绝不是在追求经济结果,而是在追求经济的正向过程!即使有了分配的良好结果,也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瞬间清零甚至被反噬!分配具有双向性,掌握分配的过程要远比掌握分配的结果更加重要!
 

  注: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蓝田书院经典传颂:你连什么是《计划经济》都没明白,就乱喷……

  2.刘光晨:计划经济就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

  3.反者道之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世纪大搏杀尘埃落定

  4.计划经济乃未来趋势

  5.陈中华:论共产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张宏良:中国大妈与计划经济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