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关于我那得了“人格分裂”的社会

  这个社会就如《第二十二条军规》般,一切看似符合逻辑,合法合规,但在这种“正常”中又处处透露着荒诞感。六月既是高考季也是毕业季,一边是全社会对莘莘学子的高考祝福和鼓舞,锣鼓喧天地恭喜这些高考生们(社会将其看做是预备的“国之栋梁”)迎来了人生的新阶段;一边是辅导员拿着毕业证去收集毕业生的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以此来修饰华而不实的就业率。全社会对高考生的祝福和大学生的惨淡就业形成了荒诞感,就如网友形容的一样,“有一种大家都在欢呼抢到了泰坦尼克号的座位的既视感”。结合最近在抖音火爆的“差点忘了以前是干什么的”话题和国家统计局通报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各行各业的毕业生,或医生,或记者,或电台主持人,甚至是青年大学习主持人纷纷涌入团播娱乐行业。在这个就业形势稳定的背后,考公考编名额已将近饱和,大家像是豁出去的老实人,纷纷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选择“下海”闯荡,结果发现海里早已人山人海。“多巴胺经济”和精神娱乐业构建起的泡沫经济营造出一幅繁荣的场面,尽管虚假易碎。今年清美毕业展上的“超级人才市场”作品血淋淋地用黑色幽默展示了特价应届到临期35岁的人生,每个人被明码标价地等待着他的买家。在看不到前途看不到明天的局面下,在能把握的当下及时行乐,与之伴随的是新时代下的虚无主义和出生率的急速下降。

  最近盲盒经济labubu受到全球的热捧,饥饿营销和明星效应的共同加持使得labubu一度断货,原价99元的盲盒甚至可以炒到2000元以上,而联名款的labubu直飙万元级别。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百元可以买到什么”和“100元预算内,你消费我买单”系列视频,镜头的话语权聚焦于沉默且被忽视的大多数——底层小人物。100元可以是融入labubu圈子的入场券,也可以使底层小老百姓的生活稍微得到改善(苦中有一抹甜,但本质仍是苦)。在“经济繁荣”的框架下,两种社会现象的交织勾勒出不同阶层人群生存的群像和精神走向。底层老百姓在为他们的物质生存而苦恼,而年轻的群体迷失在失去主体性的困境中,试图通过一个舆论造势来赋予其社会意义的玩偶来验证自己的归属感和精神图腾。当这场荒诞剧中,泡泡玛特的创始人跻身成为河南新首富,身价飙升1467亿元。当然,也有不少舆论和网友会沾沾自喜道,“终于轮到我们来赚老外的钱啦”亦或是看着外国人为购买labubu造成了秩序紊乱而幸灾乐祸,这样的心态实则和吹捧上海沪爷炸街的那一类人没有本质的区别。奴才的身子,主子的心,“跟着这样的主子,老奴脸上也倍儿有面”。

  而整个社会最为分裂的就是美好的口号,流氓的做派。国家不再以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镇压的意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用“央妈”这样的形象。试图用母性的温情滤镜来粉饰现实,将这个社会描绘成和谐、稳定、美好、关怀、高尚的面目,结果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披着袈裟的刽子手。用着极端的男权叙事,命令、权威、服从、镇压来驯化群众。当有些人们不再受这套规则摆布时,一种是用爱国主义的精神枷锁来给群众冠上不忠不孝,狼心狗肺的帽子;一种是直接以颜色革命,汉奸的名号将群众的社会形象抹黑。当被压抑的正义性和生存人权以更加暴力的方式回弹时,比起合法权益遭到迫害的罪恶来说,被贯彻了“恐怖主义”和“反社会人格”名号的人似乎才是最最最罪恶的。在处理完这些“刁民”“捣乱者”后,社会仿佛又回到了美好如初的样子,又可以开始唱着“厉害了,我的国”。而这种流氓的做派在对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更甚,一方面用着最苦难的叙事来将自己打造成纯粹的受害者,一边指责着美帝国主义,一边指责着日本军国主义,一边指责着国民党,一边指责着法西斯来完成“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一面又以洋洋得意的施暴者姿态对其他国家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一会说这个国家的物质没有咱们先进,真是封建落后,一会说这个国家的民众上街游行抗议犹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数字在飞,工资在掉;人均狂飙,我均吃草”,这种极与极“人格分裂”本质的出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双标,而双标其实就是划分鲜明的阶级利益,既需要维持合法性又需要属于自己阶级利益的特权。因此舆论的导向总是需要正向的而非负面的,是充满希望的而非没有明天的,是欢声笑语连连赞美的而非反抗怒吼尖锐批判的。它需要让大多数人相信这是一个美丽和谐的社会,是可以通过努力就能创造幸福的社会,但又不能让每一个人真的过得好。因为没有被特权阶级邀请的普通人实质上就是祭品,献祭着自己的人生和价值来实现特权阶级的岁月静好。比如,高考的制度和形式必须看上去是合法合规的,与此同时又需要给特定的人群留有“合规”的特殊通道(那尔那茜)。

  用一两个人的犯罪、贪污来解释社会乱象频出已难堵悠悠众口,试图用一两个人的道德品质来解释社会症结的出现,不仅是在甩锅,也是在掩盖特权阶级为非作歹、无法无天的罪恶事实。在特权阶级所创造的秩序和规则中寻找公平正义的支点,找回作为国家主人翁主体性,这显然只会败北。唯有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打碎精英打造的精神枷锁,刺穿这种虚伪的两面派,才能找到真正的阶级定位和主体性,才能发现当今人类被极速分化成99%老百姓和1%精英两类。而99%老百姓的生存空间和人格权利在被极限地压缩,如果99%老百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阶级属性和主体性,那么还有明天;如果还是一味盲目地、不知死活地跟着1%精英跑,那么99%的老百姓可以马上从地球上被除名。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