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职人员下班送外卖,我只看见了民生之艰!
有人肩挑俩担子,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有人挑灯夜跑,是怕生活断气。
之前简单的谈过对“公职人员可以干副业”的看法,这会儿看到已经有公职人员下班后送外卖,并且日赚百元的消息时,还是有些唏嘘。
首先,我对基层公职人员下班后去干副业,不仅没什么不满,相反还觉得有点无奈。这么讲吧,以前、或者这几年之前,你很少会看到说鼓励这些基层去干副业的消息。
至于现在为什么这样了,明白人心里都有数,没数的去某红书上翻翻什么老师、医生之类的吐槽和抱怨贴,大致也就厘清了。
别看隔三差五一个小数点后两位又涨了的发财消息,那没意义。
其次,很多人没看到事情的底色,在不断赞叹这种新的画面。但我想说一句,你这等同于在鼓励大家,去打两份工。
不得不提,有些事业单位白天确实会比较清闲,但并不是所有事业单位的都这样。而且基层的话,我觉得忙到焦头烂额的时间反而更多。这种情况下,晚上下班了还得再打一份工,怎么可能有多好受。
就比如现在这么热的天,6点下班,路上花掉半小时,你以为下班是自由的号角,其实是另一场劳役的集合哨。到家收拾一下吃个饭,8点又得出去跑外卖,跑3个小时到了11点,回到家洗漱完,至少也是12点。
翻开这一天的时间,字里行间只有两个字,生存。如果还有两个,我觉得一定是“挣扎”。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吗?哪一刻能算作是人生的意义,能算作是享受,是在干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报道里这位孙先生,干了12年消防,才转到其他事业单位。他应该没有什么人脉。因为如果有,也就不必这般拼命了。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外卖行业的饱和。怎么讲呢,像是一个无限的循环吧。外卖食品问题的暴雷越发常见,于是人们开始减少点外卖的频率。可外卖员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不断趋于饱和。这种时候,按照自然规律来说,外卖这行应该是越来越不好做。
随着基层公职人员的下场,外卖市场又将再次涌入一批生力军。说白了,就是普通人挣钱的空间,又得压缩一下了。
可与此同时,映入人们视线中的是什么内容呢?
一位路人拍摄的视频火了,他看到一女骑手带着幼儿送外卖,把孩子放在脚蹬中间的外卖箱里。现状实惨,这位躲在角落里拍摄的路人趁女骑手去送餐时,悄悄给了幼儿一些钱。之后媒体报道,原来小孩生了病,父母都在送外卖挣医药费,家里没人带孩子了,只能在40度的高温天里,把小孩带在身边。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外卖这行,确实是个低门槛靠汗水换钱的行业。因此,有钱有人脉的没人肯干这个。只有实在没办法,实在挣不到钱,却又需要钱的人,才愿意一头扎进去。酷暑,被高温炙烤;寒冬,被风雪摧残。
但随着新的力量加入,单一的份额,只有继续被压缩变小这一条路。
底层的水温早已滚烫,却还在不断添薪。看似沉默,实则只是没人有时间喊疼。
我当然不是说不该让公职人员下班后去送外卖,上面就提到了,只有迫切需要挣钱的人,才会愿意加入。这又不是什么天上掉下来的蛋糕,愿意去跑外卖的公职人员,和普通人差异大不到哪里去。
我真正想说的是,有些层面上出了问题,最后平摊下来,却到了所有普通人的头上。就这样,还要把话说的动听、好听,恨不得把一天打两份工,把晚上8点出去送外卖,说得励志起来,说得好像大家挣钱有多简单一样。
瞧,挣着玩儿。
唉,民生之艰。
这是人在玩命,还是命在玩人,我已分不太清了。无话可说,亦无言以对。或许玩着玩着,就真玩不动了吧。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