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孩子累了想妈妈,人民累了会想他:谁是新中国的总设计师?——《你行!你上!》

  姜文果然是对得起观众的,喜欢姜文类型电影的多半仍会很喜欢这部《你行!你上!》。醋很明显,明喻新中国发展的筚路蓝缕,重点是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与思考。中间掺杂着很丰富的可以“过度解读”的暗喻。

  相关的优秀解读已经有了很多(《姜文《你行!你上!》——是谁行了?谁上了?》《你行你上,讲的是新中国啊!》),本文就不过度叙述那些很明显的醋了。本文主要从两个相对出场较少的女性角色妈妈和老师来简单地“过度解读”一条暗线:谁才是“朗朗”钢琴求学之路的“总设计师”以及妈妈—老师—主席的三位一体。

  1、时代的锚点——转盘电话与电话接线员

  不管电影中朗朗年龄如何变化,地点和时代如何变化,自从为了朗朗在钢琴之路上继续精进,郎爸不得不和朗妈分居两地后,转盘电话就成了郎爸/朗朗和朗妈的通讯工具,在北京是这样,在美国也是这样。而电话那头的朗妈始终是做着电话接线员的工作。

  转盘电话与电话接线员是两个极具时代背景的要素。转盘电话在80年代才逐渐普及并在90年代迅速被按键电话所取代,而电话接线员这一职业也在改开后随着技术发展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这两者超越时间历程的重复出现,暗示着在改开初期,这一历史节点上,妈妈被留在了沈阳老工业基地,而郎爸则为了——将朗朗培养成成为天才钢琴家——这一中心目标,远赴北京、德国、日本、美国。这是一种远隔万水千山的分离,但是也是割不断的关联:郎爸思念妻子、朗朗思念妈妈,朗妈对他们来说,既是物质基础(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发展为后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主角一家是沈阳人,主角家的小区邻居街坊们大都是工人阶级,很多还是下岗工人),也是精神源泉(朗朗在获取成功时总是会第一时间大喊爸,但面对困境时,总是会想到朗妈。)。

  2、红色的主席雕像;红衣的teacher;穿着teacher红衣的妈妈

  郎爸带朗朗去沈老师家和欧亚老师家求学时,两次经过主席雕像,两次主席雕像的旋转方向是不一样的,这显然也是有寓意的。不过,这些暂且不谈,有一个细节是,主席雕像是红色的。考虑到后面出现的情节,合理怀疑这一颜色设计是有深刻内涵的——全片穿过全红服装的只有两个人,这两个人都在朗朗面对人生困境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他的小学老师和他的妈妈。

  众所周知,要把钢琴学好、学精、学到出类拔萃、学到世界第一,即使对于一个天才少年来说也是要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的。但是,童年时期,在老家学琴的朗朗,虽然一年四季,日晒雨淋,无论多么恶劣的天气都坚持练琴,但他始终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源自父母无保留的爱、呵护与陪伴。这源自童年时期的快乐回忆(共和国前三十年)成为了朗朗之后求学道路上的一种遗憾——他总是无时无刻地怀念着母亲。这种遗憾在多处有明确的表达,其中最集中表达于朗朗在日本参加决赛时弹奏肖二的蒙太奇画面。诸葛伯乐大师告诉朗朗,肖二不是表达恋人之间的爱情,而是表达一种暗恋,一种单方面的无法诉说的感情。于是,在朗朗弹奏肖二时,朗朗想象的画面是自己坐着单车求学的道路、在出租屋里练琴的日夜,但这些回忆的画面中出现的不是现实中陪伴他的郎爸,而是那个生他、养他、陪伴他的童年并仍在日夜支持着他,却终日不能相见的妈妈。

  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妈妈和朗朗小学老师一样穿着红色连衣裙,两次出现的伟人雕像也是红色,而红色在政治中代表什么意识形态自不必说。

  朗朗的钢琴老师,无论男女,总会在某个阶段对朗朗表现出或鄙视、或敌视、或控制、或利用的态度,但朗朗的这个爱穿红色连衣裙的小学老师、teacher、教员是不同的。她对朗朗始终是包容、理解、爱护、教育的态度,在母亲不在的日子里,她和母亲的身份是重合的。

  红衣老师(记不得姓什么了……)第一次出场就是在帮朗朗解围,朗朗的东北口音被同学们笑话,老师就用东北话跟朗朗一起朗读,成功帮朗朗融入了集体,他们读的课文内容也耐人寻味——列宁与卫兵,一个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者的故事。

  再后来,在红衣老师的帮助下,朗朗赢得了文艺演出的一等奖。他第一时间带着奖杯来看欧亚老师,希望得到认可,然而事与愿违,欧亚老师情绪突然爆发,以反对朗朗“打砸抢”式的演奏方法为理由,说出了很多伤害朗朗的话并将其扫地出门。这里,有人认为欧亚代表的是苏联,也有人认为其代表的是在大民主期间受过委屈的知识分子。个人认为两者皆有。考虑到后面欧亚老师仍将朗朗视为自己优秀的弟子为其感到骄傲,所以个人认为这里欧亚老师代表的寓意中包含着在大民主期间由于部分人形左实右、扛着红旗反红旗地在人民群众中制造混乱和对立而受到冲击的爱国知识分子。原因是:欧亚老师的这次情绪总爆发,发生在朗朗带回了红衣老师帮助其夺得的奖杯!她反感朗朗家庭的工人阶级底色,但却一直忍了下来,为什么这个时候忍不住了呢?因为她对奖杯后面那个红衣老师感到反感——这种反感来自改开后几十年来,部分无良知识分子不遗余力地向老人家身上泼的脏水——红衣老师代表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

  紧接着,郎爸摔了朗朗的奖杯,呵斥朗朗没用,不努力!朗朗也因此迎来了第一次的叛逆和反抗——不学琴了!死也不学琴!郎爸并没有顾及孩子的情绪,没有疏导,没有沟通,没有解释,没有改正自身的行为,反而来了个激将法——想死可以,跳下去摔死或者吃药毒死,二选一。年轻气盛的孩子们选择了最暴烈的反抗——跳楼!结果被郎爸一个滑铲拦了下来,虽然拦了下来,却也还是差点给孩子铲出屋顶摔死。

  这里有个很唯美的画面表达——满屋顶的水映照着蓝色的天空,画面那般美好,现实却经历着残酷的危机——正如姜文接受提问时自己说的,屋顶上积满水,从下面往上看,那是要漏雨啊!所以这个画面要表达的其实是看似欣欣向荣快速发展的社会下隐藏的危机——屋漏偏逢连夜雨!污名化老人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们否定了老人家的道路,(用自由主义)蛊惑着年轻人被愤怒所支配,意气用事地用生命反抗“朗爸”。结果被“朗爸”一个滑铲,差点摔下楼去、一命呜呼。有人说这段反抗与滑铲象征着大民主与对大民主的清算,不过我觉得不是,懂的都懂。

  总而言之,差点摔死的朗朗同学对于朗爸彻底反感了,他不弹琴了,他要离家出走。可是妈妈又不再身边,去哪呢?去找小学老师——红衣、teacher!孩子累了找妈妈,找不到妈妈,就找和妈妈一样的老师!

  面对离家出走的朗朗,红衣老师是温柔的、包容的,她耐心地询问朗朗离家出走的原因,让他在自己家住一晚,但她同时也是严厉的,她告诉不会自己洗澡的朗朗:从此以后你得自己洗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二天,朗朗回到出租屋见来看他的妈妈事,导演进一步强调了老师和妈妈两者的定位重合:老师对朗朗说,家永远是你最后的港湾——而这是朗妈前一天晚上打电话时才跟朗爸说过的话;而朗爸也说要贿赂贿赂老师——而这是朗爸原先跟朗妈说的话。

  最终使妈妈和老师两个角色彻底重合的就是前面提过的在日本比赛弹奏肖二时朗朗的想象画面——因为长久的分离而思念,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感情难以表达。在朗朗的想象中实际陪伴自己求学的朗爸变成了朗妈,既暗示了一种情感上的渴望,又像征着对朗妈付出的认同——在朗朗求学的道路上,朗妈是和朗爸同样重要的存在。朗妈是谁?朗妈是在老工业基地为朗朗求学打下和提供物质基础的工人阶级,是穿着红衣的老师、teacher、教员!

  在登顶比赛的关键时刻,又是妈妈/老师/教员给了朗朗力量!

  再往后,朗朗去了美国最好的音乐学校,并获得了经济合同,他最感谢的是他的妈妈——这里,他已经从遇到困难找妈妈的阶段进一步成熟——认识到自己的成功源自妈妈/老师/教员。

  最后,当朗朗成功替代了天才美国音乐家尼古拉,以其出色的表现挽救了一场音乐会危机时(这里是不是可以过度解读成挽救了08危机?当然理解成可以替代漂亮国的第一地位可能更合适一点。),朗朗的美国老师和朗爸进行了一段颇有深意的对话。朗爸的思想一直是,成名要快,要早,(经济要快速发展,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而朗朗的美国老师则说,晚成名有晚成名的好处,晚成名更有生活经验(成熟的资本主义更有应对社会矛盾的经验?),早成名有早成名的坏处,天使会来(经济高速发展),但恶魔也会来(西方几百年资本发展的道路,被中国在几十年内完成,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资本主义危机在短时间内的快速集聚与爆发)。

  3、首尾呼应,道路回归

  听完这话后,朗爸突然倒地不起——接着查出朗爸气管两侧长了两个瘤子,而且,这瘤子是朗朗出生那天开始长的。瘤子什么意思?为什么左右两侧都有?我想这大概象征着自党诞生之日起党内就面对的左倾机会主义/冒险主义/教条主义错误与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经验主义/修正主义错误。割掉两个瘤子后,出现了收尾呼应的一幕:

  电影之初,朗爸带着做完孕检的朗妈,得出了三条结论:咱儿子是钢琴家!咱儿子是钢琴家!咱儿子是钢琴家!

  钢琴是西洋乐器的集大成者,是西方经济发展下的产物。所以这三条结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而割完瘤子,到了结尾这里,又出现了朗爸带着做完孕检的朗妈得出三条结论的画面。不过这次,不是“咱儿子是钢琴家”了,而是“咱儿子随妈”(具体三句话记不得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这是不是意味着,经历了对不同老师的学习、更换、扬弃,经历了“赶德超日”,经历了父子俩的多次对抗,当“朗朗”终于达到了可以替代美利坚天才的高度时,朗爸意识到,早成名不仅会遇到“天使”,还会吸引“恶魔”。正所谓孩子累了想妈妈,人民累了会想他!摘掉左右两个瘤子后,“朗爸”最终还是认识到,儿子的人生道路不能离开母亲。而改革开放的道路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新中国的总设计师、教员——毛主席所设计的道路上:

  艰苦奋斗!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群众监督!

  自我革命!

  以人民的福祉为根本追求!

  继续伟大社会主义革命!

  人民万岁!

  最后,提个问题:资本主义的天花板上头究竟是什么呢?是资本主义金字塔的顶尖,那再上头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