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信息社会以及未来的智能社会中,什么样的经济是符合人类发展的?笔者从人民大众的视角出发,跳出知识精英的条条框框,对计划经济进行一定深度的探索与研究,如有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同志能够批评指正。(本文约3万字,陆续发表)
提到计划经济,有些人就会反感或厌恶其一致性和统一性,认为其妨碍了自由与创新,事实真的如此吗?那我们不妨先想一想,一致性到底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它又有什么规律呢?
一致是结果;统一既是过程,又是结果,但统一更注重过程。团队或集体的内部只要不一致,那么其事物发展要取得良好的结果就会很困难,所呈现的现象就会很复杂。然而一旦内部达到真正的一致,那么其事物发展要取得良好的结果就会变得很容易,所呈现出的现象也会很简单。也就是说,形成差别的过程很容易、很简单,但差别之后想获得良好的结果却很困难,而且其整个过程所伴随的现象也会很复杂;形成一致的过程很困难、很复杂,但其内部一致后其事物发展要获得的结果却很容易,而且其整个过程所伴随的现象也会很简单。所以,我们要多关注内在的统一,而不能只关注外在的一致,不能简单地一分为二来看。
为什么有人反感或厌恶一致和统一?因为所谓的一致和统一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一致和统一,而是假的,只是形式上的一致和统一,本质上是不和谐的,即假和谐。
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人民大众监管的“集中统一”更容易产生权力的腐败,打着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幌子,实则以权谋私,这种腐败要比传统资本主义体系下的腐败要来的更加方便、更加丰富、更加庞大、更加猖狂、更加黑暗,同时也更加落后。人们对计划经济的担忧,主要看其是否被人民大众所监督。再民主、再透明、再先进的计划经济也不能完全排除权力体系堕落的可能,要知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和对立统一的!
在当前社会下,组织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而言,社会组织越是分散,其交易成本就会越高。社会组织越是集中,其组织成本就会越高,其交易成本就会越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人企业可以较为长久地存活?原因就在于,企业内部通过行政指令代替了协商,这样增加了组织成本,但是却节约了交易成本。由于节约的交易成本大于组织成本,所以企业是有效率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计划经济的组织成本的确是高,尤其对2.0版本的计划经济来讲,其组织成本是非常高的,同时这也对广大社会成员的政治文明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消灭负产阶级(取消所有负债即可,而且负产阶级是计划经济首先要消灭的阶级)、改造市民阶级、圈禁资产阶级(选拔优秀的资产者进行有限的资本社会实验),并持续和那些少数未觉悟或顽固的精英阶级斗争下去,最后顺势壮大无产阶级(绝不能为了壮大无产阶级而壮大无产阶级,要始终保持无产阶级的纯洁性),计划经济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改造市民阶级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一旦那个“不管善恶、是非、美丑,不讲天道天理,没有伦理底线,没有价值标准,只认个人利益不认阶级利益,有奶便是娘的,只是媚强凌弱或恃强凌弱,永远站在强者一边,站在富人一边,站在精英一边”的市民阶级在社会中占据主体或有很大的影响力,那么对于计划经济来讲就是灾难性的。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种计划经济也注定会走向灭亡。可以说,社会的阶级成分决定了计划经济生存土壤的好坏。
计划经济是按需生产的经济,那么到底是按什么需呢?当然就是人民大众整体的经济需求。可以说,人民大众整体的经济需求就是计划经济一个重要的变量,它健康与否、理性与否、接地气与否,直接决定了计划经济的实际需求导向。另外,人民大众整体的经济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总体而言是呈螺旋上升的。所以,按需生产的计划经济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以适应人民大众经济需求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当局部某阶段的经济需求较大、较多、较高时,就需要不断地扩大生产能力、丰富生产类型、提高生产质量;当局部某阶段的经济需求的较小、较少、较低时,就需要不断调整生产的比重、整合生产的能力、优化生产的流程。
计划经济虽然简单、高效,但是指导、践行、配合、反对和砺炼计划经济的人却很关键。从指导方面来讲,一个计划经济委员会的高级综合平衡工作人员,是要务过农,做过工,经过商,当过兵,上过大学计划经济学专业的人才,由于1.0版本的计划经济才运行20多年,这个条件还远远未达到,所以说1.0版本的计划经济在建设中出现一些差错甚至暴露一些问题也是自然,在所难免。从践行方面来讲,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是计划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最有战斗力的依靠力量。从配合方面来讲,待改造的市民阶级是计划经济发展的吃瓜群众,是左右计划经济成败的隐藏关键。从反对方面来讲,圈禁的资产阶级是计划经济发展的参照对比,安全地相互竞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从砺炼方面来讲,少数未觉悟或顽固的精英阶级是计划经济发展的磨刀石,是一定要真刀实枪进行硬碰硬的,可谓针尖对麦芒。以“去中心化与随机核心”为基础的2.0版本计划经济更是强调人,尤其是那些指导、践行、配合、反对和砺炼计划经济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人,“去中心化与随机核心”就是空想,以此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乌托邦!
实际上,计划经济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现,其本身也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正处于幼儿阶段,它还需要不断地成长,人们也需要不断地去完善它。
注: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蓝田书院经典传颂:你连什么是《计划经济》都没明白,就乱喷……
2.刘光晨:计划经济就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
3.反者道之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世纪大搏杀尘埃落定
4.计划经济乃未来趋势
5.陈中华:论共产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张宏良:中国大妈与计划经济
7.李甲才:新中国计划经济的“活字典”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