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坚定无产阶级政治立场是所有职业道德的第一位——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

作者:万重云翔  更新时间:2025-08-20 08:55:32  来源:猫咪狮子和小猴子们的家  责任编辑:复兴网

  职业道德的根基在哪里?是在那些被反复诵读的规条中?是在脱离阶级叙事的空洞的道德中?还是在某种更深远、更本质的土壤里?

  新实行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第一次提出了要“坚定政治方向”,并将其置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首位。虽然这并一点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我的那些医护同事们对此也没啥反应。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是对一种被长久遗忘的常识的艰难回眸——那就是在各行各业实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

  政治,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里,从来不是人上人的事情,他不是天上飘渺的云,而是深扎于社会土壤的根。政治是经济集中的表现,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它关乎谁掌握生产资料,关乎谁决定着劳动果实如何分配,关乎每一个劳动者能否真正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而非仅仅是他人财富的砖瓦。

  我们每日所食、所穿、所住、所行,无不是各行各业劳动者——也就是每一个我们所成的集体——的双手创造的成果。工人造出机器、生产产品,农民种出粮食,教师传授知识,医生守护健康——这一切的生产,归根结底是在生产着我们自身的生活。然而,这看似平常的“生产”,其内在的秩序与方向,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生产资料若被少数人垄断,劳动便异化为枷锁,劳动者便成了自己创造物的奴隶,劳动果实便被少数人所占有,成为资本增殖的柴薪。在奴隶制社会,奴隶是一次性卖掉自己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是一天一天地卖掉自己。唯有在全体劳动者共同掌握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劳动才能挣脱异化的锁链,劳动者才能真正获得对劳动过程的主导权,才能自由支配由自己汗水所浇灌的果实。唯有如此,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即劳动者自身生命的延续、技能的提升、精神的成长,亦即食宿、衣行、休息、娱乐、教育、生育、培养后代、赡养老人——这一切的一切,才能真正掌握在劳动者自己手中,充分满足每个劳动者的需求。马克思所憧憬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根基便在于此:劳动者必须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劳动者初步掌握生产与生活的历史,比如赤脚医生和鞍钢宪法。

  在毛主席关于卫生部不能做城市老爷卫生部,医疗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农村的号召下,千万赤脚医生,背着药箱,深入农村,行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自己人”。他们的医术或许朴素,但那份“为人民服务”的赤诚,那份对阶级兄弟疾苦的感同身受,却让中国的农民第一次真切接受到了普遍、便捷的医疗服务。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中国“在落后国家的经济水平上达到了先进国家的卫生水平”。

  再看那鞍钢宪法所倡导的“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与“两参一改三结合”,它打破了技术权威与管理官僚的壁垒,对生产资料实现公有制后如何真正实现全民所有,并由无产阶级进行直接管理这一课题做出了重要的尝试——即让工人群众获得经济民主,参与到生产的直接管理和技术革新之中。那时的工人,胸膛里跳动的不仅是完成任务的决心,更有一种当家作主的豪情。他们知道,工厂、机器以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根本的意义上,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自己的劳动是在为自己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共同家园——劳动者的主体性在此得到充分体现,而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飞速增长也证明了鞍钢宪法的现实意义。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当这些闪烁着劳动者主体性光辉的实践被弃之如敝履,灾难便如影随形。赤脚医生制度被瓦解,代之以市场化、资本化的医疗体系,于是“看病难”、“看病贵”便成了亿万普通民众心头挥之不去的痛。到了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这个曾深受WHO赞誉的优等生竟位列191个成员国中的倒数第四……鞍钢宪法随着私有化浪潮被遗忘,代之以冰冷的“效率优先”和“厂长经理负责制”,最终导向了千万工人“大xia gang”……。共和国的主人翁被无情地抛弃,连同他们的尊严与希望,一同被时代的尘埃掩埋。这巨大的落差,这血泪的教训,难道还不足以警醒世人吗?

  劳动者的权益、人民的福祉,若没有无产阶级政治立场的坚强守护,若没有社会主义方向的坚定指引,在资本主义私有化的狂潮面前,在资本增殖大于世间一切公序良俗的逻辑前,不过是沙滩上的城堡,顷刻间便会被吞噬殆尽。老人家曾经将中国人民托举至天堂的边缘,但人民终究还是缺乏政治觉悟,无法捍卫自己的阶级利益,最后,只能吃二茬苦,受二遍罪,毕竟,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只能靠我们自己……

  回望近年来的医疗反腐风暴,其深层意义正在于无产阶级政治性的回归。反腐,绝非简单的整肃纪律,目的不仅仅是抓几个贪腐的院长、主任,而是在进行一场关乎医疗领域阶级属性的激烈斗争。当医疗资源成为资本增殖的物质载体,当药品器械的回扣成为行业的潜规则,医生的处方权也就被逐渐异化为牟利的工具,救死扶伤的事业便逐渐沦为资本剥削的帮凶——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劳苦大众都成了资本与少数既得利益者压榨的对象。

  中国医疗事业有问题,这个大家都知道,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正在于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于模糊甚至丢弃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因此,坚持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对于医疗改革而言,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在意识形态斗争的关键一环,甚至关乎整个医疗改革的成败。坚持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要求医疗资源真正回归公益属性,要求医务人员摆脱精英主义的虚假叙事,将心重新贴近人民的疾苦,要求整个医疗体系服务于最广大劳动者的健康需求,而非服务于资本增殖——医疗事业要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

  现代生活中,去政治化已久,人们常常回避政治问题,而“去政治化”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精妙之处(无产阶级产生意识形态倒错并认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原因)。它将阶级的分化与对立,巧妙地包装成个人能力、机遇差异的结果。它鼓吹“技术理性”,“客观中立”,仿佛医生只需精研医术,工人只需埋头生产,教师只需传授知识,便可超然于社会矛盾之外(知识分子应当又红又专——浅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出现小资倾向的原因)。它用消费主义欺骗和分化无产阶级(商品拜物教——此岸世界的宗教与消费主义陷阱【《资本论》笔记(5)商品拜物教及其秘密】),让高学历知识分子鄙视低学历劳动者,让一部分劳动者生活在所谓中产阶级的虚幻优越感之中,忘记了他们共同被资本剥削的命运(什么是“中产阶级”)。这套精巧的谎言,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麻痹着劳动者阶级的阶级意识,阻碍着他们看清共同的敌人,阻碍着他们形成联合斗争的力量。

  劳动者阶级的联合,从来不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它需要觉悟,需要组织,更需要一面鲜明的旗帜来指引方向,凝聚人心。这面旗帜,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只有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政治共识下,医生才能真正理解工农病痛背后的社会根源,工农才会真心支持教师争取教育公平的斗争,教师才会积极地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奋斗(社会主义教育不应成为阶级再生产的工具)。各行各业的无产者,才能穿透“去政治化”的迷雾,看清彼此命运相连的本质,才能在共同的政治立场上,打破职业的壁垒,克服利益的短视,最终拧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去撬动资本主义的坚固堡垒。

  职业道德的根基,从来不是抽象的“人性”和脱离阶级的空洞道德,而是深植于现实的土壤——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果实由谁支配。而将“坚定政治方向”置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之首,或许,正是走过历史的漫漫长路后,新时代对这根基的一种回归的尝试。我们每一位劳动者,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该擦亮眼睛,认清那支配着我们劳动与生活的根本力量。我们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站稳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立场,将个人的技艺、责任与奋斗,融入为人民服务之中,保卫我们的国家中社会主义的那一部分。唯有如此,职业道德才能真正焕发出其应有的光辉——那是一种源自阶级觉悟的、为着共同解放而奋斗的崇高力量。唯有如此,“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才能成为我们生活其中、亲手创造的现实。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最后,今天是中国医师节,祝广大医务工作者节日快乐。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社会 · 目录

  上一篇“着了魔”的共产主义者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75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