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马克思以前,人们常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所以对于“勤劳致富”似乎合情合理。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这种说法极具迷惑性和欺骗性,既然如此,那么有没有不设前提条件的“勤劳致富”呢?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这种资产阶级说法。即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让我们看看导师是怎么说的吧。
他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1]
由此可见,关于财富的定义,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在《资本论》里也有类似阐释,他说:“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2]
所以,将劳动视为“一切财富的源泉”可能会引起误解,因为财富的生产不仅仅依赖于劳动,还需要自然资源、技术等其他因素的配合。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继续批判道:“上面那句话在一切儿童识字课本里都可以找到,但是这句话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可是,一个社会主义的纲领不应当容许这种资产阶级的说法回避那些唯一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资产者有很充分的理由硬给劳动加上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因为正是由于劳动的自然制约性产生出如下情况: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另一些成了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所有者的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生存。”[3]
马克思在这里表达得非常清楚,使用价值是由劳动和自然物质共同创造的。所以,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也就是说,劳动并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简单的举例就是自然界的河流水源、矿山森林也是自然界的财富,可是如果它的主人不是劳动人民,那么这样的财富跟劳动者有什么关系呢?劳动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力量,他的劳动也不会有特别的魔力可以在没有棉花的情况下生出纺织品,可以在没有种子的情况下结出果实。忽视这样的一种前提条件,这就是资产阶级用以欺骗劳动人民的说法。
为什么说它是资产阶级的说法呢?显然资产阶级可以基于此,义正言辞地说:你贫困,是因为你不劳动,因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好像任何人只有劳动就可以获得财富,这完全是模糊化了导致贫困的生产关系问题,谁还会为生产资料所有权而斗争呢?好像劳动人民可以不讲生产关系,只管勤劳就可以了,可是现实是劳动人民的劳动只能是资本家致富的源泉。而劳动人民却越发贫困。难道这样的历史事实还少了吗?地主阶级不劳动,因为占有土地,他们致富了。而长年勤劳的佃农却破产了。
所以,马克思精辟地指出,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如果只是强调劳动,其实是忽略了“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假定生产资料共有、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才是正确的,例如如果生产麻布的植物原材料和织布机都已经在劳动者手中了。那么,为了得到麻布,唯一缺少的自然就是劳动者的劳动。
由此可见,劳动者只有将生产资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时,通过劳动创造的财富才能是劳动者自己的财富,这才是勤劳致富的秘密。
此外,马克思在《资本论》进一步揭示出,工人的活劳动[按:活劳动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与物化劳动(生产资料)等不同。]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也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各种形式的死劳动、物化劳动、对象化劳动等都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它们在价值的增殖过程中起着与活劳动完全不同的作用。所以他认为:“活劳动只不过是这样一种手段,它使对象化的死的劳动增殖价值,赋予死劳动以活的灵魂”。[4]
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研究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进一步从工人付出“活劳动的时间”入手,继续阐释了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他赤裸裸地揭示了资本家已经在占据生产资料基础上,还很无耻地、无偿地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致富秘密。
他认为,在劳动过程中,工人的活劳动不仅创造出了与资本家所付给的工资等额的价值,还创造出了剩余价值。“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5]
所以,资本家剥削工人而致富的秘密就在于,他们支付工资所购买的仅仅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力付出的活劳动。正是在工资的掩盖下,资本家才无偿占有了工人活劳动所创造的“超额价值”,即剩余价值。
此外,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经常采取“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和加大剩余劳动强度”等卑劣剥削手段。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非常清晰阐释了利润的实质是剩余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6]
他向工人彻底揭穿了资本家所谓的资本创造利润,利润积累使得资本增殖之类的“利润论”谎言。
所以,马克思曾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明确指出:“我已经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润学说。”[7]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框架下,工人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仅仅是资本家的雇佣奴隶;而农民也不是自然资源(土地)的所有者,仅仅是官僚集团的佃农。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被剥削的对象。
由此观之,所谓勤劳致富,不过是一句麻痹工人、农民的精神剂而已。
注释
[1]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8页。——编者注
[2]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页。——编者注
[3]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8页。——编者注
[4]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0页。——编者注
[5]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2页。——编者注
[6]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97页。——编者注
[7]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3页。——编者注 |